Plan
研發計畫
Research and Development
研發
台灣飛天車的研發先期將以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供應來源,一旦線性迴轉式引擎的研發成功後,做為系統氫內燃機為動力。
台灣飛天車發展與佈局 | ||
---|---|---|
型號 | 型別 | 市場 |
TFV-U | 台灣無人機 | 國內/國際 |
TFV-C | 台灣飛行車 | 國際市場 |
TFV-C3A | 三人座台灣飛天車 | 國內/國際 |
本公司於2021年設立至今,延續過往經驗,在周邊國家韓國、日本以及中國大陸 積極發展氫燃料電池以彌補鋰電池在飛行器滯空時間不足,台灣飛行器也在研發過程中,在氫內燃機未成熟之前,以氫燃料電池來做為動力來源。不僅對於符合碳排放的環保議題,也讓飛行器的滯空時間可以更長。台灣飛行器也正積極尋找並佈建以飛天車為核心議題的產業鏈,加速氫能源的運用與發展,也在發展飛天載具的同時,也擔負起淨零碳排放的社會責任,也期盼更多產業也能與我們一起努力。
Production
生產
由於HB-U/HB-C1可視客戶特定需求,設計特定的功能,因此可以先做計畫性的生產,以探索市場。公司將於2020年Q3起在生產線上維持每月兩架的生產,以支援產品銷售部門接單,並縮短交機時程,且有多餘的機組可以做為展示用途,以利開發市場。
生產流程如圖左所示,將以生產為導向,讓研發、設計與生產各不同部門人員共同整合訓練,以提升公司技術能力,更強化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行銷等不同部門人員的參與及交流,降低技術與銷售的隔閡。計畫生產更將用於產品的完整測試,以充分掌握新開發技術,必要時做設計修改與調整,讓生產快速達到品質穩定。
計畫性生產同時結合供應鏈廠商,兼顧下單與供料的期程、進料的品質管制、出貨的品質保證都必須有一段適應期及調適期,新公司、新生產線採用計畫性生產可以有效建立制度,降低生產風險。
path
環保的氫能源
初期區域鎖定國內及東南亞地區,從以下的商機和應用進行市場調查,透過企業/單位簡報推廣、路演(Roadshow)、參加大型展覽/技術論壇,增加曝光度。
01
氫燃料電池能源
02
氫內燃機
01
軍事用途之海軍通信中繼與空中前進觀測站
02
海上船艦搜尋與鎖定
03
山區森林巡狩
04
偏遠地區醫療物流遞送
05
馬來西亞沙勞越偏遠地區物流與醫療救助
06
離島地區的物流運送
蜂鳥無人機(HB-U)將積極爭取國機國造的各項計畫,並與東南亞國家合作,以蜂鳥無人機(HB-U)為銷售主力,供應沙勞越廣大森林偏遠地域的 醫療運輸物流、國土巡狩、邊界防杜走私、遏止森林盜採等需求為主。2021年後將進行以菲律賓、印尼等多島海域國家,進行跳島物流、海域 巡防等技術輸出。
由於蜂鳥無人機的開發和研製,目前進行順利,除了燃油發動機的購置和成本有一定的風險之外,其他的主要零件和機體可完全以國機國造方 式完成,未來3~4年之商業銷售規劃如表2所示。以漸進方式擴充產能和產量,以期最終能大量生產和銷售。
蜂鳥飛行器發展佈局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20 年 | 2021 年 | 2022 年 | 2023 年 | |
Q1 | 原型機飛行測試 | HB-U * 5 架 /月 | HB-U * 10架/月 HB-C1 * 1架/月 | HB-U * 15架/月 HB-C1 * 2架/月 |
Q2 | 原型機飛行測試 | HB-U * 5 架 /月 | HB-U * 10架/月 HB-C1 * 1架/月 | HB-U * 15架/月 HB-C1 * 2架/月 |
Q3 | HB-U * 2 架/月 | HB-U * 10 架 /月 | HB-U * 10架/月 HB-C1 * 1架/月 | HB-U * 20架/月 HB-C1 * 4架/月 |
Q4 | HB-U * 2 架/月 | HB-U * 10 架 /月 | HB-U * 10架/月 HB-C1 * 1架/月 | HB-U * 20架/月 HB-C1 * 4架/月 |
Profit Model
獲利模式
Profit
蜂鳥無人機(HB-U)的發展與目前世界上同等飛行器走完全不同的套路,又因其選用高性能的燃油航空引擎,使其續航力較長、航程較遠,故蜂鳥無人機之價格將高於現有的空拍機。因其應用廣泛、機動性高以及容易操控,故未來有其市場的開發價值。
Model
近年來蜂鳥飛行器多次於政府、企業內進行簡報,獲得各大單位如中科院、漢翔、工研院等機構重視,我們預計初期HB-U將在國內及東南亞市場上推廣,並持續進行各項路演及參與國際航展如 GO FLY 等活動以增加曝光度,在與政府單位的交流中,除積極爭取國機國造的各項計畫外,還將推廣進入救災及生態環境採樣、空汙環境測定等領域中,預期可應用範圍相當廣。
Marketing layout
行銷佈局
由於HB-U/HB-C1可視客戶特定需求,設計特定的功能,因此可以先做計畫性的生產,以探索市場。公司將於2020年Q3起在生產線上維持每月兩架的生產,以支援產品銷售部門接單,並縮短交機時程,且有多餘的機組可以做為展示用途,以利開發市場。
生產流程如圖左所示,將以生產為導向,讓研發、設計與生產各不同部門人員共同整合訓練,以提升公司技術能力,更強化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行銷等不同部門人員的參與及交流,降低技術與銷售的隔閡。計畫生產更將用於產品的完整測試,以充分掌握新開發技術,必要時做設計修改與調整,讓生產快速達到品質穩定。
計畫性生產同時結合供應鏈廠商,兼顧下單與供料的期程、進料的品質管制、出貨的品質保證都必須有一段適應期及調適期,新公司、新生產線採用計畫性生產可以有效建立制度,降低生產風險。
2019 Q1 ~ Q2
蜂鳥無人機(HB-U):
1.持續進行1/4縮尺模型機之飛行測試、設計修訂與調整。
2.客戶市場開發及展示。
蜂鳥單人機(HB-C1):
1.研究發展階段。
2019 Q3 ~ Q4
蜂鳥無人機(HB-U):
1.持續進行1/4縮尺模型機之室內地面測試與戶外飛行實測與優化。
2.1:1模型機組件製作及組裝。
3.進行1:1模型機之動力測試並進行各參數的驗證與校對。
蜂鳥單人機(HB-C1):
1. 研究發展階段。
2020 Q1 ~ Q2
蜂鳥無人機(HB-U):
1.進行1:1模型機室內地面測試與戶外飛行實測。
2.通過初測與戶外測試後,寄送美國進行飛行測試與FAA認證申請。
3.進行國內外展示與召開技術發表會,參加台北國防工業展。
4.參加在美國進行的GoFly Prize之Flyoff飛行競賽。
蜂鳥單人機(HB-C1):
1.模具開發、試模與修模、零組件購置與進料檢驗、組裝測試、技術修訂與調整。
2020 Q3 ~ Q4
蜂鳥無人機(HB-U):
1. 啟動國內銷售/交機。
2. 啟動行銷國際,籌劃在歐美亞洲分別進行展銷。
蜂鳥單人機(HB-C1):
1. 持續上半年的試模與修模、技術修訂與調整。
2021 Q1 ~ Q2
本階段為蜂鳥單人機HB-C1的大紀元年:
研發部門:發包製作、室內地面測試與戶外飛行實測、技術修訂與調整。
行銷部門:競爭對手市場調查、客戶開發/簡報。
2021 Q3 ~ Q4
蜂鳥單人機(HB-C1):
1.持續上半年的飛行測試與參數調整,同時進行市場分析及展示。
2.於年底開始對HB-C1的國內銷售,預計2022年初完成交機。